https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AArticle.aspx?id=ARTL000070353&fbclid=IwAR1GwGrkC2VBUu717G_XslSfHYQg-6K8z9Dn3BmPMWpYmyFNc7FOGF2oTYM
身體擁有充足的好營養素,自律神經就會平衡!
當一個人想要有所改變時,飲食是最容易調整也最迅速、有效的方法之一。怎麼吃最好?李德初醫師親授的三個要點一定要學起來!
少吃發炎食物
李德初提醒,當你感覺心情不好、注意力無法集中、昏昏欲睡,可能要想想是不是今天油炸食品、人工添加物、反式脂肪或高糖、高鹽食物吃得太多了,有些人喝咖啡會心悸、喝牛奶會拉肚子,這些發炎食物就應該少碰為妙。因為這些食品會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群,或造成慢性發炎,使自律神經緊張,身心症狀也就一個個迸發出來了。
多吃Omega-3 等營養素
有些時候,自律神經已沒辦法靠個人意志穩定下來,這時候就該借助營養素之力。醫學上已有研究確定,面對同樣的問題時,體內若有充足的Omega-3、維生素B群、色胺酸、葉酸、異黃酮等營養素,壓力、情緒會緩和很多,自律神經也會更為平衡。
晚餐減量,修復自律神經
李德初建議,每餐不要吃太飽,七、八分飽即可,晚餐也建議減半,讓自律神經有時間修復。因為在中醫理論中,晚間9~11點是「三焦經」的運作時刻, 而這條經線與自律神經有密切關係, 因此晚餐吃少一些,讓身體系統能充分休息, 就能夠平衡三焦經。
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66168
食物:
1.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魚種以來自寒帶的深海魚居多,包括鮭魚、鮪魚、鯖魚(小型青花魚)、秋刀魚、烏魚子等,每週吃到EPA加上DHA的總量最好達到7克,才能滿足身體需求。
2. 以單元不飽和油做為主要食用油
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不但可降低膽固醇,也能減少Omega-6在體內的轉化,有助於必需脂肪酸的平衡。單元不飽和油包括橄欖油、芥花油(CanolaOil,或稱菜籽油)、苦茶油等。
(注意檢視商品成分說明有條列)
3. 多食蔬果:多元攝取各種抗氧化元素。有趣的是,深綠色蔬菜中也含少量的α-次亞麻油酸(LNA),能同時補充Omega-3,一舉數得。
4. 吃豆類和堅果類
豆類不只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,也含有豐富的纖維素、維生素、植化物、葉酸等養分,更重要的是,豆類也有LNA,是不錯的Omega-3來源。
堅果類的油脂比例高,含有更豐富的LNA,其中又以亞麻籽、無花果、核桃的LNA含量最高,杏仁、腰果、松子、開心果則相對較低。
5. 少吃飽和脂肪和膽固醇 :雞蛋目前已被澄清是好的膽固醇,使用上一天可1~3顆無妨
6. 少用Omega-6含量高的油脂
減少Omega-6脂肪酸的攝取量,有助維持體內必需脂肪酸的平衡狀態。包括玉米油、花生油、葵花籽油、紅花油等都屬於Omega-6含量高的油種,最好少用。
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建議,選油時除了先觀察單元不飽和脂肪要高,還可注意Omega-6和Omega-3的比值愈小,表示Omega-6失衡的狀態愈少,「比值在10以內的油算是OK的,不過數值當然是愈小愈好,例如芥花油是2~2.75:1,」
7. 避免食用反式脂肪 尤以氫化植物油最差.每日攝取不超過2g為準則. 不過即使營養標示為「0反式脂肪」,實際上卻允許0.03克的誤差範圍,因此每天吃太多所謂的「0反式脂肪」的加工食品,體內累積的反式脂肪仍舊可能過量
素食者如何補充Omega-3? 深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也可提供LNA,彰基營養部主任林佳青指出,由於低溫易使LNA在植物中含量增加,因此尤以冬季盛產的菠菜、白菜、茼蒿、蘿蔔、蕪菁等蔬菜,LNA含量較高。海帶、紫菜成大生物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陳逸民指出,位於潮間帶的巨藻類植物,包括海帶、紫菜等,都含有不錯的EPA(但DHA含量少),素食者可多利用。